如何杀灭病毒?
病毒在自然界广泛存在,它们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地存在于我们周围。 人类历史上曾经出现过多次大规模瘟疫爆发的事件。例如14世纪中叶发生在欧洲的黑死病,过去一直认为是由传染性的细菌引起,近年来的研究提出,黑死病的真正病因是一种病毒;又如1980年至1981年发生在美国西海岸的流感大流行,造成大量人员死亡,事后也证明是由于流感病毒引起的。 随着人类对病毒研究的不断深入,目前已经鉴定出的人类病毒达1000多种。这些病毒可以分为动物源性和细菌性两大类。其中,70%以上的病毒性传染病是由动物源性病毒引起的,常见病原体包括狂犬病病毒、甲型肝炎病毒和乙肝病毒等。除上述两类病毒外,还可以进一步分为15个基因组,每个基因组又含有不同的基因型。 目前,我国法定管理的传染病共有36种,其中30种属于病毒性传染病,占全部传染病的83%左右。 常见的病毒性传染病主要有: 病毒性肝炎(乙肝、丙肝);艾滋病; 天花; 麻疹;流行性感冒; 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 手足口病毒感染等等。 面对如此众多的病毒,有人甚至开玩笑地说:“我知道抗毒药物根本不存在。因为对抗一种病毒的药物,必然作用于所有病毒粒,而所有的病毒粒子都有可能导致疾病。”这种说法虽然有些极端,但确实反映了目前病毒性疾病耐药问题的一个严峻现实——绝大部分抗病毒药物都只能抑制病毒复制,而不能彻底清除病毒,一旦停药,病毒极易反弹,甚至产生耐药性。开发安全有效的抗病毒药物显得尤为重要。
目前已上市的抗病毒药大致可分为4类:
(一)核苷类:如口服的阿昔洛韦、伐昔洛韦和喷昔洛韦,静脉注射用的更昔洛韦和西多福韦。这类药物能特异性地磷酸化DNA多糖为单核苷酸,从而干扰病毒基因组合成,限制病毒复制。它们的作用机制相似,但对不同基因组的作用效果有所差异。 此类药物主要用于治疗疱疹病毒引起的疾病,如带状疱疹、单纯疱疹;也可用来治疗乙型肝炎、丙型肝炎及一些生殖器疣等疾病。
(二)非核苷类:如奈韦拉平;
(三)蛋白酶抑制剂:如利巴韦林;
(四)其他:如干扰素α、β 病毒虽然是生物性病原体,但它与细菌等有生命活动的微生物不同。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能通过细胞呼吸产生能量,也不能合成自身所需的蛋白质,仅能以寄生方式传播。从理论上说,任何能够伤害到病毒细胞的物质都应该可以成为防治病毒的药物。然而目前能够完全杀死病毒的药物并不存在。大多数抗病毒药物都属于控制病毒复制的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