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感染细小病毒怎么办?
1. 什么是细小病毒,它有什么特点?会传染吗? 细小的病原体是细小病毒科流感病毒属的微小病毒,属于RNA病毒,能够增殖并破坏细胞。病毒颗粒呈球形,直径约25~30nm,有囊膜,核心为对称、无鞘的单链RNA分子。基因组含有7个基因,分别为M蛋白(聚合酶)、S蛋白(刺突糖蛋白)、HEX蛋白(血凝素样蛋白)、NP蛋白(核苷酸蛋白)、NTD蛋白(神经氨酸酶样蛋白)、P基因(磷蛋白)和MIC基因(微管相关蛋白基因)。 该病可通过空气飞沫传播,也可通过被病毒污染的食物和水传播。
2. 人感染细小病毒后会出现什么症状? 大部分为轻型病例,临床表现较轻微,持续数天可自愈;部分为重型病例,表现为较明显的病毒性腹泻,伴有呕吐、恶心、胃痛等症状,持续约一周后可恢复;个别患者可能出现并发症,如病毒性胃肠炎、感染性休克等,如果治疗不及时,可能导致死亡。
3. 怎么判断是否感染了细小病毒? 临床上主要根据流行病学史、典型的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诊断。 如果患者出现严重的急性肠胃炎症状,例如剧烈呕吐、腹泻、严重厌食,同时还有高热、头痛、乏力、肌肉酸痛等全身中毒症状,应注意询问病史有无进食不洁食物或接触过患有胃肠道传染病的人,结合粪便检查和尿常规检查是否有炎症表现,必要时可进行血液微生物学检查以发现病毒抗原,即可做出初步诊断。
4. 目前没有疫苗可以预防感染! 但应该注意个人卫生,保持双手干净,不吃生冷食品,严格餐具消毒。外出回家后第一件事就是清洗双手,防止病毒通过接触进入体内。
5. 出现疑似症状后该如何处理? 一旦出现疑似感染的症状,应立即就医,并在就诊时告知医生发病前2周的外出行程史,以便尽快查找可能感染的来源。在等待确诊的过程中,患者应当尽可能减少与他人的接触,避免将疾病传染给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