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狂犬病检查的出来吗?
需要确定狗狗是否被传染狂犬病,其次再考虑是否需要在疫苗注射完成后检测抗体水平。 (一)如何初步判断小狗是否有患狂犬病的症状 1、精神差,对环境不敏感,喜欢呆在黑暗、狭窄的地方;
2、不吃不喝或少量进食,呕吐腹泻;
3、行动迟缓,走路不稳,乱爬乱蹭,抓痒;
4、咳嗽,咽喉有痰液;
5、眼珠转动,来回游走;
6、体温升高,呼吸急促;
7、最后进入昏迷,抽搐;
8、死亡。 (二)带犬去医院进行相关检测 如果狗狗出现了上述症状,应尽快带到附近的动物医院进一步检测。医生会采用血常规、生化全项以及病毒检测等方式来评估狗狗的健康状况,并判断是否感染了狂犬病。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检测需采集狗狗的全血,可能会刺激狗狗应激反应加重病情。因此如果狗狗精神状态尚可,身体机能能正常运作,这些操作可暂不进行。待发病后再做也不迟!
一般情况下,感染狂犬病毒的狗狗会在3~7天内陆续出现上述症状。但也不排除少数病犬潜伏期长达数月甚至数十年,虽然此类情况较为罕见,却不容忽视。因此即使狗狗在进入高发期后又恢复活泼天性,也应时刻注意观察,一旦出现异常立即就医。 三、接种疫苗后是否还需要测抗体? 需要说明的是,目前人用疫苗和宠物用的疫苗的研发技术不同,检测抗体的方法也不一样。 人用疫苗主要是通过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抗体,而检测该抗体是否存在于血清中即可确定是否接种成功。但疫苗作为一种外源性的产物,有可能使机体产生抗体的同时导致免疫复合物沉积,从而诱发急性炎症反应,因此在注射部位出现软疣样结节也是有可能的。 但以上现象都是暂时性的,在接种后1~3周左右都会逐渐缓解。
宠物使用的疫苗多数是以微生物形式存在,是活苗,需要体内慢慢消化。所以疫苗接种后能否起到有效的保护作用,取决于很多因素,包括免疫程序的制定和实施、疫苗的保存及运输温度、动物本身的健康状况和免疫功能等等。即使疫苗成功接种,也不能保证百分之百免受侵袭。 所以,为了防止狂犬病的爆发,我们除了要给爱宠定期接种疫苗,还应尽量避免让宠物直接或间接接触患有狂犬病的动物。一旦怀疑爱宠感染了该疾病应及时就医,并配合医生的诊疗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