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身上长白毛怎么解决?

伏珏伏珏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这是水霉病,又称白毛病,是由水霉菌中的丝状菌属(毛霉目)侵入鱼类身体皮肤或体表黏膜、肌肉等处所致的传染性病理损害。 患病轻者,体表白膜轻微肿胀;重者,全身表面遍布白色的霉状物。病变部位常呈糜烂状,有时融合成片,不易剥离,用力剥离后,露出鲜红的创面,并渗出血水。鱼体消瘦,游泳迟钝,食欲减退,最后因营养不良而死亡。

1.物理防治

(1)清洗:对发病较轻的鱼可直接用清水冲洗患部,再用加有食盐和柠檬酸的水溶液浸泡十分钟,清水冲洗干净。对于发病较重或有腐烂现象的病灶,可用2%的食盐水浸洗病鱼5-10分钟,然后清洗干净,每天一次,连续数天即可完全治愈。

(2)光照:在灯光照射下,利用光线的穿透作用,持续缓慢地移动鱼体,使细菌不能停留,也能有效地控制该病的发生与发展。光照疗法宜在早晨进行,时间约为半个小时左右。

2.药物治疗

(1)食盐:在投喂的饵料中加入少量食盐,能使淡水鱼的发病率大大降低。具体方法是,将食盐加水溶解后均匀洒在饵料上,让鱼吞食,每千克饵料中加盐3-6克。这种方法适用于所有淡水鱼类,尤其适合于防治肠炎病。

(2)亚硝酸钠:每千克饵中加入14毫克亚硝酸钠,拌和后投喂,可有效控制发病过程,减少死亡。

(3)硫酸铜:对细菌引起的皮肤发炎具有很好疗效,使用50ppm浓度的硫酸铜溶液浸泡患处,每次半小时,每日两次,一般3~7天就能见效。但要注意避免铜离子中毒。

从内传从内传优质答主

池塘养殖期间,水体中容易爆发水霉病,病鱼体表出现棉絮状的白毛,这些白毛实际上就是水霉菌的菌丝。水霉病严重的时候,能直接感染到鱼体的肌肉,导致病鱼活动不活泼,食欲下降,最终消瘦死亡。感染水霉病的鱼类主要是体质比较差的,或者是鱼体表有伤口的,这样的鱼发病几率比较高,因此水产养殖中,控制水霉病,应以预防为主。

病原

水霉病的病原是水霉菌,水霉菌属于真菌,主要在流动速度快,水温较低的水体生长繁殖。水霉病的菌丝可以钻入病鱼的肌肉组织,同时在体表的皮肤外繁殖,形成棉絮状的菌落。菌落的颜色随着菌丝的发育逐渐加深,最终变成绿色。

危害

水霉菌在水体中广泛存在,感染水霉病的鱼类主要是体型较小的鱼以及体质较差的鱼,同时,水霉菌需要有伤口才能感染病鱼,因此,提高鱼的体质,避免损伤是预防水霉病的方法。

治疗

对于发病的池塘,可以全池泼洒每立方水1克的食盐,或者用每立方水20克的3%的福尔马林溶液浸浴病鱼20分钟,都能够杀灭水霉菌。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