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身上长白毛怎么解决?
这是水霉病,又称白毛病,是由水霉菌中的丝状菌属(毛霉目)侵入鱼类身体皮肤或体表黏膜、肌肉等处所致的传染性病理损害。 患病轻者,体表白膜轻微肿胀;重者,全身表面遍布白色的霉状物。病变部位常呈糜烂状,有时融合成片,不易剥离,用力剥离后,露出鲜红的创面,并渗出血水。鱼体消瘦,游泳迟钝,食欲减退,最后因营养不良而死亡。
1.物理防治
(1)清洗:对发病较轻的鱼可直接用清水冲洗患部,再用加有食盐和柠檬酸的水溶液浸泡十分钟,清水冲洗干净。对于发病较重或有腐烂现象的病灶,可用2%的食盐水浸洗病鱼5-10分钟,然后清洗干净,每天一次,连续数天即可完全治愈。
(2)光照:在灯光照射下,利用光线的穿透作用,持续缓慢地移动鱼体,使细菌不能停留,也能有效地控制该病的发生与发展。光照疗法宜在早晨进行,时间约为半个小时左右。
2.药物治疗
(1)食盐:在投喂的饵料中加入少量食盐,能使淡水鱼的发病率大大降低。具体方法是,将食盐加水溶解后均匀洒在饵料上,让鱼吞食,每千克饵料中加盐3-6克。这种方法适用于所有淡水鱼类,尤其适合于防治肠炎病。
(2)亚硝酸钠:每千克饵中加入14毫克亚硝酸钠,拌和后投喂,可有效控制发病过程,减少死亡。
(3)硫酸铜:对细菌引起的皮肤发炎具有很好疗效,使用50ppm浓度的硫酸铜溶液浸泡患处,每次半小时,每日两次,一般3~7天就能见效。但要注意避免铜离子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