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苗为什么要打几针?

蒯凡娅蒯凡娅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这个问题,应该算是疫苗学相关的基础知识吧。 先给出答案:注射疫苗后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产生保护性抗体,这段时间内疫苗的作用是“事先预备”;而加强针的目的在于“加强预备”的效果。 所以问题的关键就在于:人体接种疫苗后,如何评估产生的免疫效果? 要想做到这一点,我们需要先了解免疫系统对疫苗的反应过程。根据目前的研究,接种疫苗之后,人体的免疫应答可以分为三步(如图所示):

首先,疫苗中的病原成分(如病毒表面抗原)进入人体后,会激活T细胞和B细胞,继而引起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反应。这个过程非常重要,因为它关系到免疫的记忆反应。比如某人接种乙肝疫苗后,发现血液中有了抗-HBs抗体,这就表明发生了特异性免疫功能,即完成了第一步的过程。

第二步,机体产生记忆细胞。这些记忆细胞能够迅速识别“外敌”,从而启动细胞免疫反应以清除入侵的病原体。 第三步,记忆细胞进入循环血液,并达到能检测到的水平,此时机体对特定抗原产生了特异性细胞免疫记忆。 这个过程的最后,机体获得了对抗病毒的特殊免疫力。

我们通常检查疫苗接种后的效果,就是检测这个阶段是否能检测到可对抗特定抗原的抗体。例如,接种狂犬疫苗后7天,检测血清中的抗-Rabies抗体水平,以此证明机体是否获得抵抗狂犬病的能力(图中虚线部分)。 如果抗体检测显示这个阶段达到了要求,则认为疫苗生效了。 但这里的问题在于,在真实世界中,病原体很少给我们提供“充分显性”的抗原物质来激发完整的免疫应答,因此难以通过最后一步来判断疫苗的实际有效性。

在这种情况下,研究者们就想到了在动物模型中增加额外的刺激,看是否能够强化最后阶段的免疫记忆,而这种记忆如果可以在不同时间点持续存在的话,就说明增加的刺激性条件,实际上起到了加强疫苗效力的作用。这种能够带来长期记忆的增强剂就被叫做“加强针”。 既然加强针能够带来更好的免疫效果,那么为什么不用一种疫苗多次注射呢?从经济学的角度而言,这种做法是不经济的——多针的疫苗会增加疫苗的成本,同时增加接种者痛苦的程度。况且对于大部分疫苗而言,多针次的接种会增加婴幼儿的接种难度,并不现实。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