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咪驱虫应注意什么好?
1、驱虫时间 大部分体外驱虫药有效期为一个月,所以建议铲屎官每个月给猫咪做一次体内外驱虫。值得注意的是,如果给幼猫驱虫过早(小于3个月),可能导致寄生虫感染;但如果因为懒惰而延迟驱虫导致猫咪寄生虫感染严重,就因小失大了哦~
2、驱虫药物 目前市面上的驱虫药物主要分两类,一类是注射用驱虫剂,包括碘伏和阿苯达唑等。另一类是外用驱虫剂,包括滴剂、喷剂和驱虫圈等。具体选用哪种,就看各位铲屎官的“需求”了。 不过要注意的是,任何一种驱虫剂都不可能100%杀死身体内的虫子或者不让它们扩散到全身。特别是当虫体被药物杀灭后,虫体碎片可能会随着粪便一起排出体外。所以,即使给猫咪做了驱虫,也要及时清除便中的虫体和虫体碎片,避免它们二次感染。
当然,在驱虫后要注意做好环境消毒,防止寄生虫再次入侵。 如果是刚买回来的新猫,最好在接触新环境一周后再进行体内外驱虫,确保新环境的干净无虫。
3、驱虫方式 如果要给猫咪做体内驱虫,一般在空腹状态下效果比较好,所以可以先不喂食,但要保证饮水充足。 需要注意的是,在使用杀虫药期间,不要让猫咪接触到婴儿和老人。同时由于驱虫剂有可能驱杀消化道内的线虫,在服用驱虫剂前不要吃食物,但可喝少量清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