貂宠物怎么刷牙?
生活中,很多人喜欢收藏古董,其中也包括一些牙齿。经过数十亿年的演变,这些牙齿依然静静地躺在地底,被泥土、沙子所掩埋。然而,2013年,英国广播公司(BBC)的科学家对这批牙齿进行研究后发现,这个看似普通的贝壳其实是由牙鳖的牙齿做成。研究人员发现了28颗完整牙鳖牙齿,以及1颗脱落的牙齿碎片。它之所以被叫做“贝壳”,是因为在数百万年前,这块区域海陆交替,原来的贝壳钙化沉积后转化为石头,直到近代才成为海边的贝壳灘。
从古生物学家手里购买到这批牙齿后,研究人员先用碳14检验了它们是否发生过核爆炸,结果证实这批牙齿至少已有11000年历史。随后再用傅里叶红外光谱法、X光射线荧光分析法及扫描电子显微镜等技术“仔细检查了每一枚牙釉质纤维结构的细微差别”。结果发现,这些牙齿虽然形态各异,但均属于牙鳖,是一种生活在水深60~100米的软基底上的小型动物。由于这个物种的牙齿非常坚硬,可以应对弱酸性海水,而生活在同一海域的史前鲨鱼,其牙齿则需要半年到一年时间才能长成。
而关于“牡蛎贝类”的称呼,是因为早期生物学分类依据动物的外部形态,贝类有贝壳,所以被分类到“贝母科”中,直到20世纪10年代之后,现代生物学分类才依据进化谱系划分。这样,生活在6500万年前的恐鸟,其后代包括今日的鸵鸟、鸸鹋等,都划归到了“鸭冠类”,而牡蛎贝类则有200多个不同的品种。根据基因重组和辐射率计算,牡蛎贝类的祖先大约在3.6万年前生活在欧洲。经过漫长的岁月,最后一批欧洲牡蛎贝类在纽芬兰岛海域搁浅,并因为放射性问题逐渐致死。
另外,这些贝壳还可用来固定史前动物的骨架。英国萨塞克斯大学和德克萨斯大学的研究者在2007年的一项报告中指出,在距今约1.8万年的冰河时代晚期,欧洲和北美的古生物挖掘者用牡蛎贝类来黏合史前动物骨架。经过对粘合周围的煤质结构采样分析后发现:煤质结构含有碳酸钙和磷酸三钙,这与牡蛎贝类的齿缘结构完全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