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狗狗怎么还得皮肤病?
冬季也是犬类皮肤病的多发季节,除了和环境、饮食有关外,还和气候因素有关。 冷冽的寒冬,人们为了保暖穿上厚厚的衣服,而宠物们也“不甘示弱”,为了在寒冷冬天也能过上“穿短袖”的日子,它们也把自己给捂坏了!
动物的皮肤没有汗腺,所以并不能通过出汗来调节体温,和人类一样,只能通过血管扩张来释放热量,同时皮肤表面也会丧失一部分水分,此时如果宠物们不能及时补充饮水量,就很容易出现皮肤干燥、毛发枯涩、皮屑增多的现象,为细菌的滋生提供了有利环境,从而引发各种皮肤病。 所以,在冬季养宠也要做好皮肤护理工作哦~
1.定期剃毛,注意卫生 为了让皮肤更好地散发热量,及时更换衣物是必要的。主人可以每隔3个月左右给猫咪、狗狗修剪一次毛发(特别是脚底部的毛发要特别注意)。另外,也要注意保持生活环境清洁,减少细菌滋生的概率。
2.合理饲喂,补充营养 其实很多皮肤病都是由于营养失衡引起的,比如在蛋白质缺乏的时候,会导致皮脂分泌减少,毛囊萎缩,进而影响皮毛的生长,一旦皮肤失去保护,就容易感染病菌,发生炎症,最终形成皮肤病。在日常饲喂时,要注意荤素搭配,保证营养供给。另外,可以定期喂些益生菌,帮助消化吸收。
3.加强保暖,避免过度干燥 当气温很低时,也可以采用电暖气或者暖风机来提高室内温度,但应注意不要把电器直接靠近宠物身上,以免引起烫伤。 另外,注意皮肤的保湿也是很重要的,可以在室内放置一个加湿器,增加空气湿度,特别是北方家庭,由于供暖期空气非常干燥,宠物皮肤很容易出现脱屑现象,可在室内适当摆放一些绿植,增加空气湿度,改善室内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