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狗蠕形螨还要遛它么?
先上结论,必须户外活动,但是不要激烈跑动。 为什么要户外!因为蠕形螨需要在室外通过叮咬完成传播(病媒昆虫特性),室内很难完成传播(除非你家里有鼠类或者鸟)。 为什么不要激烈运动呢,因为患有蠕形螨的狗狗会因剧烈活动导致免疫力下降,从而加重病情。 很多疾病都是要遵循“早发现,早治疗”的原则,特别是寄生虫类的疾病,早期干预可以大大降低治疗难度和药费开支,甚至能达到完全痊愈的效果。
以我自身经验来说,小狗感染蠕形螨在初期症状并不是非常明显,这时候做便检大概率是检查不出来寄生虫的;中期的表现可能有少量瘙痒、掉毛,皮肤轻微红肿,这时候做肉眼观察应该能发现异常;晚期会出现较为明显的脱毛、皮肤红疹,局部湿疹,痒痛明显,这个时候做便检也有几率能够发现虫体。
其实很多寄生虫在早期是可以不用药就能自愈的,比如蛔目异尖科中的蛔异尖线虫(海兽胃线虫),绦目的绦虫等,这些寄生虫以虫体的蠕动来完成在消化道内的移动,从而找到合适的部位下蛆,并钻破胃肠道壁组织,钻入血管,随着血液流向心脏,最后到达肺部,通过呼吸道排出含有寄生虫虫体的鼻涕,进而完成传播。 而耳痒螨、体表虱子以及螨虫属于节肢动物门蜘蛛纲,其具有发达的神经系统和感知能力,因此对环境的适应能力非常强,而且善于爬行和跳跃,一旦进入室内就很容易潜伏下来然后寻找机会进行传播。
如果您的宠物没有任何表现出明显的不适症状,那么建议每个月一次驱虫,如果是多寄生虫混合感染则视情况增加用药次数。对于年龄大于3月龄的宠物,体内外驱虫应每个月进行一次,而小于3月龄的宠物体内外驱虫每2周一次。当然这只是一个建议的驱虫频率,具体还是要根据所在区域寄生虫的流行情况以及宠物实际接触环境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