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性肠炎什么意思怎么治?
“病毒性肠炎”应该是“病毒性腹泻”,是指由病毒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潜伏期平均1~3d。临床特点为起病急、恶心、呕吐多,腹泻频繁,每天数次至数十次,粪便呈水样或蛋花样,含少量粘液及未消化食物残渣。严重者出现脱水、电解质紊乱和酸中毒。
本病多发生于10岁以下小儿,成人少见。临床上分为胃肠型感冒、传染性胃肠炎、诺如病毒肠炎等。 胃肠型感冒是由细菌、病毒或其他微生物引起胃肠道病变,以消化道症状为主,如恶心、呕吐、腹泻等,可以服用奥美拉唑、益生菌调理。
感染性胃肠炎是因为感染了细菌和病毒引起胃肠道炎症,以腹泻为主,严重时会出现脱水,需要及时补液治疗;而诺如病毒感染性胃肠炎则是由于感染了诺如病毒导致的,通过药物和休息可以缓解。 如果反复腹泻,最好去医院进行检查,明确原因后对症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1.一般处理 (1)卧床休息,注意保暖,减少运动; (2)补充液体,避免脱水; (3)饮食应适当限制蛋白质的摄入,可多摄入蔬菜、水果等富含碳水化合物及纤维素的食物。
2.药物治疗 (1)抗过敏药物:可缓解胃肠道黏膜充血、水肿,改善腹痛、腹泻等症状。 (2)微生态制剂:可调节肠道菌群失调,维持肠道正常功能。 (3)胃黏膜保护剂:减轻胃肠道黏膜损害,促进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