犬细小病毒怎么引起的?
犬细小病毒病是由犬细小病毒(CPV)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主要侵害幼犬。临床特征为恶心、呕吐、腹泻、脱水、循环衰竭和死亡。本病在世界各地均有发生,我国也有报告的病例。
1.传染源 已被确定的CPV的自然传染源主要有两类的动物,即野生食肉动物和家养的狗。 在野外,食肉类动物如狐、獾、狼等是重要的CPV自然传染源;在农场、牧区及野生动物园等处,家养犬只与上述野生的食肉动物常有接触,这些地区的犬也应认为是CPV的传染源之一。但是,由于目前尚未能从这些动物的粪便中分离到CPV,故其可能是该病毒的储存载体而已。 对于宠物医院发现的某些病例,由于难以确定其发病原因,有时会在治疗过程中使用血清进行被动免疫。为此,医生需要了解到患犬是否曾与其它犬只接触过,或是否曾在非正规的兽医院接受过治疗。如果答案为肯定的话,则说明该病例的感染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
①由带有病原体的病犬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接触而传播(如通过被污染的食物、水、用具、衣物等);
②从外部环境进入犬体内,但并不能在这一环节中证明一定存在病原体,因为,能引起消化道炎症和腹泻的病毒、细菌、寄生虫等都可以造成消化道功能的紊乱,导致该病的发生;
③由患有该疾病的犬传染给人类,当人类食用了被病毒污染的食物,经口侵入人体而导致患病。
无论对于预防该病还是对已明确感染的病犬进行治疗,找出可能的病因是非常有必要的。
2.传播途径 CPV主要存在于病犬的胃肠道内,亦可存在于消化道分泌物、血液、尿液中。 此病毒对外界抵抗力较强,可耐受冷冻、化学消毒剂等各种处理。但经过煮沸、浸泡、紫外线照射和甲醛溶液消毒等处理后可被杀灭。本病的传播途径多为水平传播,也可经消化道传播。
3.易感动物 各种年龄、品种的犬都可能感染该病。 但在临床上却多以40日龄~8周龄的犬多见,且以幼犬发病率高,死亡率也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