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冠状病毒怎么传染?
1.消化道传播 (1)粪便污染食物,病畜食用后直接传染; (2)粪便中含有病毒颗粒,当人们直接或间接接触这些带有病毒的粪便时,都有可能受感染。
2体外传播途径 (1)被病畜直接接触的人,其皮肤如果受到病毒侵袭,有可能出现瘙痒、皮疹等过敏反应; (2)患有冠状病毒性疾病的动物,由于抵抗力较低,其眼结膜可能受到病毒感染而发炎,进而将病原体扩散到周围组织。例如,犬的冠状病毒可以引起结膜炎,使犬流泪、眼分泌物增多,当狗狗用爪子揉眼睛时,眼睛里的病毒便扩散到了周围的空气当中,人一旦接触可能被传染; (3)被污染的毛刷、梳子、衣服等,都有可能成为冠状病毒在人类之间的传播媒介。
3.呼吸道传播 患病动物呼出的气溶胶中的病毒可飘浮于空气中并被他人吸入,导致发病。 呕吐物中也可能含有病毒颗粒,当他人清理呕吐物时就有可能被感染。 但一般通过消化道和传播感染的途径较弱。 日常做好相应的预防措施很重要!
①不喂生鸡蛋; ②定期给宠物接种传染病疫苗; ③合理控制宠物群的密度,保持宠物间的距离; ④保证室内空气流通良好; ⑤定期对环境进行消毒。
发病机理及传染方式
犬冠状病毒与犬瘟热病毒存在异源抗原,因此犬瘟热病毒抗体较高的犬通常发病症状较轻,临床上通常表现为与腐臭的粘液粪便混合在一起肠漂。犬冠状病毒感染后,病毒在肠粘膜的上皮细胞中复制,导致大部分细胞变性坏死,肠粘膜表面形成大量纤维素覆盖,使肠粘膜固有层中的毛细血管的血管内皮细胞通透性增加,肠腔中大量水、电解质、蛋白质和纤维蛋白外漏,同时肠粘膜固有层中大量被杀死的上皮细胞、中性粒细胞脱落,共同形成大量混有腐臭粘液的粪便。被病毒污染的粪便、狗窝、食盘、饮水器、衣服、鞋子、饲料等都是传染媒介。当犬吃了被冠状病毒感染的,含有腐败粘液粪便污染的饲料、饮水后感染发病。病毒进入消化道后,进入肠粘膜的上皮细胞内复制、繁殖,引起发病。
流行特点
任何年龄和品种的犬都可能发病,但是通常多发于3月龄以下未进行有效免疫的幼犬,以冬春季节多发。发病率为10-40%,发病率与母源抗体水平有关,母源抗体较高则发病率较低。发病率与免疫疫苗的保护程度有关,通常情况下发病率为3%左右,如果免疫疫苗无法产生有效的免疫保护,则发病率较高。发病后的病犬,治愈率为98%,因此冠状病毒感染以治疗为主,预后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