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的粪便会传染狂犬病吗?
我们要搞清楚,“患狂犬病的动物会通过唾液、尿液等分泌物直接传播病菌”这一点是正确的。 但是! 「患狂犬病的动物会通过粪便间接传播病菌」这一说法是没有科学依据的。 狂犬病是由狂犬病毒(Rabies virus)引起的,主要通过啮齿类动物(鼠、旱獭等)传播,也可通过被感染的犬类动物传播。而狂犬病毒的携带者主要是病兽,而非虫媒;且目前尚无证据显示猫、狗的粪便中含有能导致人类感染的浓度水平的狂犬病毒。
1965年,法国科学家Lagrange首次报道了一例家养猫粪中的病毒颗粒导致3岁以下的儿童感染并发病的案例[1]。 随后的诸多研究显示,猫粪中的病毒颗粒能够使得2月龄以下的小儿感染发病。但是,这些研究多集中在欧洲和北美洲,且感染患儿所接触的动物以家猫为主。 在中国,虽然也存在儿童因玩猫而感染的情况,但相当普遍的现象是儿童手上沾了狗的排泄物后未洗手而进食,导致感染,这其中又以3岁以内的婴幼儿为多发。临床上又将其称为“粪口传播途径”。
至于题主担忧的问题,我认为大可不必过度担心。想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得先了解两个知识点——
第一,健康的狗牙根内有完整的消化道屏障,可以抵御外界病原体入侵;而且,大部分病原微生物在进入消化道后,会由于胃酸的作用而被杀灭。 所以,即使不注射疫苗,健康犬的牙根内也存在着一道天然的防线。
第二,尽管许多传染病可以通过胃肠道传染,但是胃肠内的有害细菌往往需要定殖一段时间后才会产生致病性。对于机体抵抗力较强的人来说,可能永远都不会得病。 对于健康人来说,即使接触到带有病原菌的粪便,感染的概率也很小。 更重要的是,只要做好手卫生,避免用手直接接触眼睛、鼻子和嘴巴等部位即可有效预防由粪便途径传播的疾病。
所以,在排除被粪便污染的手直接接触口腔或眼睛等情况时,仅仅见到粪便而没看到宠物直接排便,是没必要紧张和专门处理的。 不过,对已经暴露于含有病原体的粪便,并且没有做好手卫生的人,建议及时彻底清洗皮肤、头发,保持局部干燥清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