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小型犬反而凶?

胥向东胥向东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因为“恶”被隐藏起来了 狗的攻击性分为两种,一种是对陌生人的攻击,另一种是同类的攻击。 对陌生人的攻击性我们一般称为“吠”,而同类之间的攻击性则被称为“撕咬”。 “吠”是一种警告,当一只狗看到陌生人(或者不熟悉的同类)靠近,它就会叫骂提醒主人或者警告他人远离,这是一种“无害”的攻击,一般只有狗觉得害怕的时候才会发生。 但“撕咬”就不同了,这往往发生在狗感觉到自己的领地受到侵犯或者对同类感到威胁的时候。这时候的攻击往往是带有侵略性的,狗会出于自卫或者维护族群的安全袭击敌人。 我们平时养的小型犬一般都是宠物狗,在人类社会生活的长时间中,它们的领地意识已经不太强烈,同时由于人类强大的战斗力,也让它们在进化过程中放弃了“撕咬”这一攻击技能——没有天敌的动物总会选择最强壮的那一个作为对手,而人类毫无疑问是最强壮的。所以宠物犬一般是不会“撕咬”的。 但是“吠”却会保留下来。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文明的进步,如今已经有了大量的狗不再看家护院而是成为了宠物,与人类更加近距离接触。同时由于人类文明的建设,狗的天敌也逐渐从人类社会中消失。这使得狗的领地意识和自卫能力逐渐增强,之前被完全隐藏起来的“吠”现在也逐渐暴露出来。于是我们就看到了越来越多的狗“吠”人。 其实“吠”也好还是“撕咬”也罢,这都是狗狗表达情绪的方式。

我们不需要刻意的去培养某一种方式,也不需要强制的让狗狗改变现有的习惯。你只需要更了解你的爱犬,并正确引导它就可以了。

谭秀鹏谭秀鹏优质答主

小型犬的护理不同于大型犬,部分主人对小型犬会有过度保护,日常中疏于管教,导致犬只养成不好的生活习惯。比如不允许其他犬只靠近,不允许陌生人靠近,这些通常都可理解为犬只拥有一定的护食意识或敌对意识。长期习惯后犬只会认为这是理所应当的事情,情绪变得更加激动,逐渐发展成攻击性犬只。

主人对小型犬存在的潜在威胁重视不足,日常习惯以宠爱的态度对待小型犬,久而久之犬只产生胆怯心理,部分神经质的犬只容易受到挑衅,犬只为了自身保护则会以攻击的方式来挑衅者进行威慑。部分犬只因长时间未受到控制,反而养成不良习惯,导致犬只越加凶猛。

部分主人为追求犬只的美学,习惯修剪小型犬的牙齿,甚至剪掉犬只的尖牙,造成在咀嚼过程中犬只无法正常咀嚼食物,大脑无法接收脑神经的满足信号,导致犬只攻击性增强。同时咬合出现偏差,犬只通常会用前牙进行咬合,因犬只前牙较为尖锐,在无意识情况下造成的伤害极为严重,也增加了潜在的危险性。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