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么决定狗的寿命?
在人类漫长的养宠历史中,宠物狗的寿命一直是一个令人困惑的问题。 早在2000多年前,罗马帝国就发现了长寿的“万灵丹”,这是一种在罗马帝国被称为canis的犬科动物。它们通常活到12岁,最长的生命可达15年[1]。然而,现代科学已证明,这些古老的canis并不是现在所知的狗。 那么,到底是哪些因素决定了狗的寿命呢?
一、遗传基因 我们已经知道,年龄和遗传是影响宠物寿命的最重要因素。一项对3800多条狗的研究显示,只有4%的狗狗寿命能达到16岁,而67%的狗狗会在10岁之前去世。同卵双胞胎一起抚养长大的狗,寿命几乎是一样的;而异卵双胞胎一起抚养的狗,它们的寿命会有很大差异[2]。 遗传对于我们人类的寿命有着重要的影响,同样也影响着动物的寿命。那些能活到老的狗,它们的后代也会更可能成为一个“老寿星”。有研究者发现,那些能活到16岁的狗,它们的孩子长大后也有很大概率成为“百岁老人”[3]。 二、生活地区 除了遗传之外,生活环境也可能影响宠物寿命的长短。与居住在城市相比,居住在乡村的犬科动物寿命要长得多。一项针对美国农场与市区犬科动物的研究发现,生活在郊区的犬科动物寿命几乎是住在市区犬科动物的一倍(平均寿命为9.9 vs 4.4岁) [4]。 原因可能是多的,比如都市中的汽车鸣笛声和来往的人流都可能影响宠物的神经系统,导致心脏病发作或者猝死的风险增加。而居住在乡间的宠物,由于缺乏对这些噪音的锻炼,所以生理上并不会受到太大的伤害。
有人猜测,生活在城市的宠物可能会患一些精神方面的疾病,比如焦虑或抑郁,而这些不良的情绪状态会导致宠物出现代谢方面的问题,从而缩短它们的寿命。 三、饮食结构 一只合理的饮食结构的狗应该具备几个特点: 多吃富含营养的食物,如瘦肉(鸡肉、牛肉等)、鸡蛋、乳制品、新鲜蔬菜以及水果。 饮食必须均衡,切忌偏食。虽然有的犬粮富含多种营养素,但是长期喂单一的犬粮,会造成某种营养物质的缺乏,对健康产生危害。
合理控制零食和人类食物的摄入。零食中含有大量诱食剂,而人体所需要的营养成分并不全面,长期喂零食会破坏宠物肠胃功能,导致营养缺失或者消化不良。 四、运动状况 尽管很多爱宠人士每天都会花大量的时间陪伴自己的宠物,但是大多数的宠物每天能够活动的空间非常有限。如果宠物能够有机会经常户外活动,即使只是每天在阳台上晒半小时太阳,都有可能延长它的寿命。 有研究者调查了美国各地犬类每年运动量的调查结果,他们发现,每年运动量的多少会对一只狗的寿命产生显著的影响。那些每天运动达到30分钟以上的犬类,其寿命能比其它同类高出约10%,而雄性宠物要比雌性更可能会因为运动量不足而导致早逝[5]。 所以,想让你的爱宠延年益寿吗?赶紧带它动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