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为什么不给人摸到处咬人?
要清楚猫咪不是不给人摸(抚摸),而是不愿让人随便触碰它不喜欢的人或东西! 要知道,猫咪的触觉是非常敏感的,人类的皮肤表面有毛发、皮脂膜等覆盖物,而猫咪的皮肤则十分光滑,且很多部位都没有汗腺,所以它们对于触感很敏感,对于温度的感觉也很敏锐。
就拿人类手指的指纹来说吧,虽然每个人的指纹都不一样,然而这却是对猫咪来说最难以区分的特征之一;而且,很多人类身体表面肉眼所能看见的微细血管,对于猫的视觉器官来说是完全看不见的,因此这些看不见的细微结构在猫咪眼中都是一样的颜色——即它们眼中的“黑”是不带任何杂色的纯黑色。
除了视觉和触觉外,听觉也是猫咪重要的感知能力。比如,你悄悄走到一只熟睡的猫旁边,它可能突然就跳起来跑了;又比如,你在跟一只陌生的猫聊天儿,当你说到一些它不了解的字眼时,它会突然产生警惕,然后迅速跑开…… 猫咪并不是不愿意与人亲近,而是你不了解它们的沟通方式而已。如果你能像猫妈妈抚养小猫那样,轻轻摸摸它们,温柔的对待它们,耐心的与它们沟通,相信没有那只猫咪会讨厌你的。 但是,切记不要用粗暴的态度去对待猫咪,因为猫的感官比人类灵巧太多,它们能感受到人类所看不到或很难看到的细小微弱信号,也能感受到人类所闻不到或者很难闻到的气味。如果猫咪觉得你有危险性,或对你没有好感了,那你再怎么努力也白费功夫,毕竟先出手的还是它的“直觉”——那可是天生就具备的超强嗅觉和听觉!
首先需要提前声明的是,并不是猫不希望被摸,而是他们不希望被迫接受一些让他们感到不适或者不喜欢的爱抚方式。因此当这类猫情绪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用他们的语言(打架、抓挠等)来表达拒绝。
造成这种现象的因素较多,这里我只能大致分析一些较常见的原因,如果想改变猫这种状态或者改善猫的情绪,可能就需要结合自己的情况进一步做细化分析了。
一、遗传因素
这种原因通常出现在部分纯种猫身上。由于一些品系猫在某些方面有特殊的偏向性,从而造成不良基因的积累和传承。最典型的例子要数“布偶综合症”了,布偶猫为了达到较完美的“布偶化”效果,通常需要经过很多代的选择繁育,导致现在许多布偶猫的神经系统都存在偏差,常表现出提心吊胆等神经质症状。因此这类猫通常都不喜欢被突袭的、强势的爱抚。这种由基因所决定的行为,想要改变几乎是完全不可能的,我们能做的只有不断的适应猫的秉性。而其实,布偶猫本质上也是一种很可爱温馨的猫,只要在信任的人群身边,他们是能表现非常甜美的。
以上这种遗传原因通常不会出现在混血猫身上,这里只是举个例子,说明遗传基因确实能导致猫的行为发生改变。至于那些在混血猫身上出现的疑似遗传原因,实际上很大一部分可能和以下其他因素有关。
二、成长经历
这里包含幼年和成年两个主要时期。对于幼年不经过“接触人社会化”的时期,是很难建立和人类之间的信赖感情的,这种猫在接触人类时会比较排斥和害怕,从而衍生很多看似古怪的行为,如不喜欢被人抱、爱撕咬抓挠等。这一原因出现概率在逐渐下降,现在许多繁育者都开始关注这一教育方式和培养,导致幼宠猫出现社会化不足导致问题猫的概率逐渐减少。在宠物医院也经常会看到有些月龄的宠物猫跑来跑去和人打闹,可见只要经过相应训练,这些猫还是能够和平相处的。
而对于成年后初次遭遇人的猫,通常也很难建立和人类的感情。这里原因有来自于一些救助猫,他们成年后很少接触人,甚至有人被狗围攻等负面历史,使得他们本能的排斥和抗拒人,这种猫想要改变是完全有可能的,只是时间跨度较长,需要爱心领养人士有足够信心和耐心。
当然,还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来自于之前的主人,这里情况较为复杂,有的主人可能和猫相处非常愉快,但是不幸猫被售出或送走;有的主人可能和猫相处的很不愉快,尤其是存在虐猫倾向和不良处理方式的,这种猫在情感和心理上都受到极大伤害,对于他们来说很难信任新的领养人。这些原因可能是以上猫中出现的,导致他们不喜欢和人类亲密接触,尤其是不喜欢人类对他们进行一些不良的爱抚方式。
三、疾病或疼痛因素
部分猫可能本身有猫藓、牙齿、耳道、关节、肌肉、骨骼、皮肤疼痛等潜在问题,因此存在类似原因的猫也都不愿意被人强行爱抚,尤其是不能触碰疼痛或者敏感区域。因此对于这类猫,需要仔细观察并和兽医探讨,分析猫的潜在原因,排除潜在病因后再进行正确的爱抚也有可能改善猫的反应。
以上仅是一种分析,实际上这类猫想要改变或者改善行为都需要较长时间,而且也和所处环境相关。尤其是那些在领养/救助中途之家寄养的猫,由于环境压力和人猫交流时间的原因难以改善行为,因此这些原因需要领养人士在收养后进一步耐心培养。当猫的领养时间增加,和新的家庭成员建立一定的感情和信任后,这种情况都有可能改善。当然,猫的本性可能很难改变,如果和传统猫有较大不同,可能需要进一步改变猫主人的处理方式,多观察猫的想法和行为,进一步改善双方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