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猫咪会脱胡子吗?
猫胡子是它身体的一部分,和头发一样,由细胞组成,一旦脱落就会再生。 有些主人发现小猫的胡子掉光了,非常担心,认为这是病态的表现。其实,这属于正常现象,只要不是大量的脱落,就不用担心。 小猫的胡子有300到600根,虽然看起来像一根根细针,但很硬且很有韧性,可以承受很大的拉扯力。 虽然大部分胡子都能重新长出来,但是有些特别长的可能永远也不长了 。 这些长长的胡子具有测量功能,可以帮助它在日常活动中测量自己进出、穿过狭窄区域时的身体长度。
除了测量功能外,长长的胡子还有另外一个作用——在打斗中起到划伤对手的作用。 如果遇到敌手,猫猫会将长长的胡子甩过去,如果碰巧扫到对方眼睛或脸部,那后果就很严重了。由于毛发中含有倒刺,因此能够轻易地刺激对手的眼睛或者脸部的皮肤,使对手产生不舒服的感觉并逃开。
胡子是猫咪面部最敏感的感觉器官,它的敏感度远远超过我们人类的触觉。
猫胡子的根部有很多血管和神经,神经直接与大脑相连,因此当胡子触碰东西的时候,猫能够明显感觉到通过胡子传递来的信息。可以这么说吧,胡子是长在猫脸上的眼睛,是除了眼睛之外,第二重要的观察外界的工具,拥有胡子的猫,就像是配备了雷达一样。
因此可以说,猫的胡子断了或者掉了,对猫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打击,它会觉得不安全,同时行动也会变得笨拙。胡子的主要作用是帮助猫收集外界信息,例如有风、温度变化、空气湿度等等,这些信息收集到之后,大脑就能判断出前方的环境状况。
当一些信息超出正常范围变化的时候,例如温度骤然降低,这意味着可能降霜了或者下雪了,空气湿度升高了,也就意味着可能要下雨了。通过胡子收集来的信息,猫能对将要来的天气做出判断。除此以外,胡子还能帮助猫判断方位和距离,我们看东西,是要用眼睛看前方和左右,对吗?而猫的胡子也能起到类似眼睛的效果,特别是它在黑暗的环境中运动的时候,如果胡子触碰到了东西,那么猫会立刻判断出东西离它有多远。也正因为如此,所以猫不会去撞墙,或者总是能巧妙地避开障碍物,这都是靠胡子的功夫。
在猫脑袋的两边,都有五根胡子,实际上这个距离就是猫脑袋的宽度,因此它能够判断能通过多宽的缝隙,而不需要转动脑袋去探查了。另外,胡子还能起到保护脑袋的作用,当猫脑袋前面有危险的时候,胡子碰到东西之后传递信息给大脑,大脑就告诉脑袋赶紧向后收缩,因此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胡子还救了猫一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