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兔身上为什么有螨虫?
因为兔子是寄生动物,以植物为食,而寄生虫也是植物的寄生者之一。当兔子吃了被寄生虫感染的植物后,寄生虫就在体内发育成较大的成虫。 当人体接触到这些虫体,部分虫子会进入皮肤内吸收营养,同时释放毒素,导致急性炎症反应(红肿、搔痒),但一般不会致命; 而另外一种情况就是,幼虫进入消化道,消化液分解幼虫体外几丁质时,会释放出神经毒素,引起胃肠道功能紊乱,出现呕吐腹泻,由于腹泻会带走大量的电解质和水分,如果不能得到及时的补充,有可能会造成脱水死亡。 当然,我们最害怕的情况是,寄生虫在消化道内增殖,刺激肠道绒毛上皮细胞,使其增生,分泌黏液,形成假膜性肠炎,这时如果治疗不及时,有可能致死。
不过,这些寄生虫的寿命并不长,随着新陈代谢,老幼虫会在肠壁细胞间隙里死亡,并被消化液分解,最后由大肠菌等微生物分解,通过肠道排出体外。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内容只代表寄生虫的“可能”危害,实际情况可能会因人而异。例如,如果你本身属于易感染人群,那么即使不注射疫苗,也有可能得虫;但是如果你抵抗力较强,即使注射疫苗,也有可能不得虫。这就是为何有些人注射疫苗后还是会得虫的原因所在。
养兔子的人都知道,兔子是非常爱干净的动物,它们总是不停地用嘴舔,对自己从头到脚不客气地“洗”,可以说整天都在不停地给自己“洗澡”。即便如此,一些饲养兔子的人仍会遇到一个很棘手的问题,就是他的兔子得了一种寄生虫病——疥螨病。病兔的耳朵、口鼻等处的皮肤上生了很多红疙瘩,用手一抓会掉下许多小黑点,并且剧烈搔抓患处,食欲减退,精神萎靡,不久就因为继发感染而死掉了。给病兔滴上刺激性很强的灭滴灵,几天之后,红疙瘩消失了,小黑点也不掉了。
细心的主人会发现,在病兔痊愈后它仍不停地在患处搔抓,于是非常奇怪,是“病根”没有拔掉吗?小兔子不是还身上带有寄生虫吗?兔主人忧心忡忡,继续给小兔用这种药,以期达到彻底根除的目的。其实这种治疗是适得其反的,当寄生虫被杀灭后,小兔患处非常痒,继续用药,更会引起小兔抓破皮肤。
兔子是非常清洁的动物,通常情况下,正常健康的家兔身上没有寄生虫,你就是仔细检查,耳朵里、口鼻周围也找不到疥螨。其实,造成小兔患病的罪魁祸首往往是它的主人。因为现在养兔子的人往往以观赏为主要目的,在给小兔子们做清洁时都做得很细心,用湿毛巾给小兔擦拭小脸、耳朵、头、脖子等部位,更有用心者还专门给小兔洗“脸蛋”。但是他们不会想到:这些毛巾上带有多少细菌和寄生虫啊!
人体是疥螨及同类的自然宿主。人的皮肤和毛发里有无数个小的脂性囊,疥螨平时就生活在那里,吸取人的皮脂做为食物。偶尔,由于人的生理问题或饲养的宠物患病,这些小东西就爬出来在人的皮肤上打几个“洞”(医学上叫隧道),刺激神经末梢,让人感到瘙痒。在挠痒痒时,手又沾上了疥螨,当用这手或手所接触的毛巾去接触小兔时,这些不速之客就顺理成章地转移到了小兔身上,并且一下子到了“美食家”乐园。
兔子是非常缺乏自我保护本能的动物,所以它们不会去消灭转移到自己身体上的寄生虫。当这些寄生虫越来越多,在小兔的耳朵里、口鼻周围“吃喝玩乐”时,这帮家伙就开始影响小兔的正常生活了,小兔才感觉到了,并且开始挠痒痒。人的皮肤有“城墙”——角质层,而小兔没有。所以当小兔被感染上疥螨之后,皮肤上开始起红疙瘩,寄生虫的排泄物和食物残渣也使伤口变大,细菌就易感染。当继发感染之后,小兔就感到非常难受,不愿进食饮水,也不爱活动。此时的治疗就是要除掉寄生虫,可用杀虫灭菌的粉剂或乳剂,如林丹乳剂、皮炎平乳剂等。
小兔痊愈后要注意防止它挠抓患处,否则会抓破皮肤形成更大的创面,严重时要扎上“护耳圈”,以免因挠抓而影响愈合。并且要注意,治疗期间,患兔只能喂优质干草,饮水要非常注意清洁。食物和饮水装置、休息箱要严格消毒。这种病没有传染性,但当兔子有伤口破皮时,人和宠物接触病兔要小心,以免被感染上疥螨等寄生虫。
兔子没有像牛、羊、犬猫类等的反刍动物或肉食动物的自我保护本能,对各种细菌和寄生虫病的抵抗力也差。所以饲养中要特别注意清洁卫生,特别是护理时的毛巾和食物,一定要在高温下消毒。兔子是非常惧热怕冷的动物,并且对各种疾病都没有什么抵抗力,只能通过严格的卫生管理防病。兔子的皮肤、毛发、眼睛等与人和其他动物的不同。
所以不要以人的习惯和经验来对待兔子,以免给小兔带来麻烦。养宠物已经成为现代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伴侣,而养兔子的人也在日益增加。在饲养过程中,各种问题也接踵而至,而小兔因感染主人或宠物身上的细菌和病毒、螨虫等而患皮肤病的也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