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苗身上长白点怎么办?

柏宇超柏宇超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白点病(White spot disease )是由海水寄生虫异尖线虫(海兽胃线虫)的口杯状幼虫,寄生在鱼类体表所引起的疾病,属于常见的一种寄生虫性疾病。当幼虫在鱼体表面迁徙、脱皮时,幼虫的壳留在鱼体上,形成一个个白色斑点;当幼虫进一步发育为成虫后,白色斑点变成灰色,此时如果将虫体取出,则白色斑点会消失。

当鱼类感染此病时,幼虫主要寄生在鱼的皮肤和体表粘膜下,当大量幼虫聚集在一起时,就会刺激鱼体的免疫反应,导致局部水肿,形成灰白色的斑块或斑点,严重时布满全身。除了影响美观外,还可能导致细菌继发感染而加剧病情。若治疗不及时或不彻底,可导致死亡。

1.清除寄生虫 可用5%食盐水浸泡病鱼,每隔半小时换一次水,2天后病鱼身上的白色斑点会逐渐消退;或用百万分之五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洗鱼体10~20分钟;或者浸泡于浓度约为30ppm左右的孔雀石绿溶液中,7~10天为一疗程,连续使用2次。还可以采用紫外线灯照射消毒,用紫外线灯照射面积与鱼体面积之比约为1:4。

2.改善环境条件 注意保持水质清洁,定期更换一部分池水,减少有害微生物的数量,可防止本病的发生。另外,还应加强管理,合理投喂,适当增肥,使鱼体质健壮,提高抗病能力。

仝格娅仝格娅优质答主

1、切勿乱用硝酸亚汞。通常鱼生病了,用硝酸亚汞后,病鱼身上的白点会消失,其实此时白点虫并没有死,而是受药物刺激假死或退缩到鱼体表粘液中去了,从而使病鱼表面看似无病,其实体内的病菌更厉害了,导致病情加重,因此,治疗 Ich 最好不用硝酸亚汞,一定要用时,也不可和甲氰那嘧胍一起用。

2、提温。通常 Ich 在 20~27℃时流行,27℃以上不长子,30℃以上不能繁殖,故适当提高水温是有利的,通常可提高到 28~30℃。有人认为乌鱼属低温鱼,提温会伤害乌鱼,实际上只要循序渐进地提温是不会出问题的。通常乌鱼在 30℃水温下完全可能长期生存,乌鱼南养就是一个证明。提温时以每小时升温 1.5~2℃为宜,每次 1~1.5℃。

3、食盐。食盐能杀灭 Ich,有人推荐每 100 千克水加入 6 千克食盐(即盐度为 6‰),每 2 小时换一次水,浸浴 2~3 次;也有推荐每 100 千克水加食盐 5 千克左右,浸浴 3 分钟。实际上盐度超过 1‰,乌鱼就不大舒服了,所以对 Ich 症状较轻的病鱼,宜用盐度 1.5‰的水浸浴 5 分钟左右。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