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的耳朵的特点是什么?
我特别喜欢小狗,尤其喜欢听它们耳朵的故事。 之前有人给我分享过关于小狗耳朵形态和位置的文章,但是我觉得还不够详细,所以写了这篇更详细的,希望喜欢小狗的你能够喜欢。 耳道(外部) 从外向内:耳廓——外耳道——咽鼓管开口 耳廓(外耳) 小型犬的外耳轮廓比较明显;大型犬由于毛发较长容易将耳廓掩盖。我们可以用手指拨开耳廓,观察里面的皮肤皱褶结构。 外耳道(中耳) 用工具(镊子、棉签等)轻轻插入耳道内,观察其形状。 一般分为3段:前端狭窄、中间稍宽阔、后端再狭窄。有些狗的前段与后段之间有一个大的曲折,这样的狗狗比较容易患中耳炎及耳积水。
咽鼓管(内耳) 通过鼻腔连接到咽部,一般不能看到。当头偏向一侧时,可以看到淡蓝色的圆点,即咽鼓管的开口。用手电筒照射,可以看到圆点在连续地一闪一闪。 如果狗狗生病了,这个圆点会发白,并且不会闪动。
1. 外耳道的清洁 我们每天都需要清理外耳道,尤其是爱出油的狗狗。使用脱脂棉棒蘸着生理盐水(或者专门的宠物洗耳液)清洗。注意不要深入耳道,以免弄伤耳道。 清理的时间尽量选择饭后,防止狗狗乱舔导致药物中毒。
2. 预防耳炎 预防耳炎首先要保证耳道干燥。在洗澡的时候,不要让水进入耳道,可以用吹风机吹干或用纸巾擦拭。 其次要防止异物进入耳道。对于小狗玩具一定要小心,防止绳子或羽毛误入耳道。对于已经进耳道内的异物不能用镊子等器具取出,以防造成二次伤害。最好带狗狗去医院取出来。 最后要给爱宠做好免疫接种,防止传染病的发生。
犬耳常见的问题就是耳道狭窄、耳毛太盛、耳道过长、耳垢分泌太盛等、容易招惹耳螨寄生,从而发生继发性外耳道炎、中耳炎,甚至内耳的病变,重症者可引起全身反应性疾病。犬耳垂的淋巴结肿大、溃烂,听力下降或消失,严重患病个体的平衡能力受到影响而出现摇晃不定或转圈运动等神经症状。
耳道狭窄
犬耳道狭窄常常是因为犬的外耳道由于炎症的反复发作导致的瘢痕增生或过度肥厚,引起外耳道的严重狭窄。犬耳道狭窄会造成耳道内污物和分泌物不能及时排除,更易继发细菌和真菌的感染。并且治疗也较为麻烦和困难。犬耳道狭窄常常是由于犬耳没有得到定期的清理。
耳毛太盛
犬的耳毛太盛常表现为外耳道和深达中耳都有繁盛的毛发,这些毛发常常会滋生细菌、真菌,也会引起犬受凉,从而导致犬出现外耳炎、中耳炎等炎症性反应疾病。犬耳毛太盛也是需要及时处理的犬耳问题,需要定期的检查犬耳,并且要及时的修剪犬耳毛发。
耳道过长
犬耳道过长是犬耳常见疾病之一,犬耳道过长往往是因为犬的外耳道因多次发生外伤、炎症等疾病导致的瘢痕增生或过度肥厚,甚至出现赘生物,从而引起犬耳道的伸长。犬耳道伸长后会造成耳道不通畅,污物易聚集而继发细菌或真菌滋生从而导致犬出现外耳炎、中耳炎等疾病。治疗犬的耳道过长比较麻烦,而且也比较困难,会受到犬的个人体质以及年龄、疾病情况等的制约。需要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犬耳道过长常常是因为犬耳没有得到定期的清理,以及犬耳部的护理不善导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