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朵患细菌感染怎么治疗?
急性中耳炎是很常见的疾病,往往由感冒引起。早期症状是听力下降、耳鸣和耳痛,如果延误治疗或治疗不当,严重时可能导致鼓膜穿孔。 一旦出现了上述情况,应及时到医院就诊,通过耳镜检查寻找局部炎症证据(如外耳道分泌物、鼓膜充血等),必要时进一步做纯音测听、声导抗测试等,以明确诊断。 对于轻度急性中耳炎患者,可通过保持鼻腔通畅、消炎治疗等方式来缓解病情;对于较为严重的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生素类药物进行注射或者服用,同时配合药物治疗,如滴耳液、促黏膜水肿吸收的药物以及喷鼻剂等,一般均可很快见效。
对于反复发作者应注意有无全身性疾病影响,如有条件最好作相关检查与治疗。 对于已经形成胆脂瘤的患者,应及早手术切除,以防后患。另外,在手术前应避免擤鼻及挖耳,以防鼻窦炎及外耳道炎发作,造成手术感染。 需要注意的是,无论采取何种治疗方法,都要注意休息,保证营养,避免受凉及过度劳累。
耳朵本身就是污垢积累的场所,是微生物生存繁衍的理想场所,中耳直接与咽鼓管相连,一旦患急慢性鼻炎、鼻窦炎、咽炎,这些处的病原菌会通过咽鼓管逆行至中耳导致中耳炎。中耳炎可以造成鼓膜穿孔;如果致病菌毒力强,毒血性较强,治疗不及时,炎症可以向周围骨质及组织扩散,造成邻近部位一连串的并发症,这些并发症均可以导致脑部的感染者达15.6%,可引起脑脓肿、脑膜炎、脑炎等疾病,危及生命。
耳朵细菌性感染早期可以应用对革兰氏阳性菌有效的抗生素,比如青霉素类的药物,如果有继发感染,出现脓液流出,化脓性分泌物流出,需要做分泌物的细菌培养以及药敏试验,用针对性的抗生素进行治疗,以促进炎症的尽早好转以及痊愈。局部可以考虑用滴耳剂,口服抗生素,同时要注意耳朵的局部的耳道的清洁、干燥。
耳朵有细菌感染的病人,首先饮食不宜过甜,不宜过腻,肥甘厚味容易生痰化热,容易助湿生热,因此饮食要清淡,要富于营养,有利于正气的恢复,有利于抗邪。第二个尽量避免吃着凉的,冰凉的食物少用,喝冷饮尽量避免,或者冰凉的食物要少吃。
在平常的生活中,尽量避免接触生冷、辛辣、海鲜、牛羊肉等发物。可以多食一些容易消化的营养的流质,如新鲜的果汁、面包、面条、紫菜汤等。另外患病期间应注意休息,避免操劳、着凉,保持心情舒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