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疫苗起包怎么回事?
疫苗打完起包是一种正常的皮肤反应,称为“注射后反应”。 目前我国批准使用的新冠病毒疫苗有3个,分别是腺病毒载体疫苗、灭活疫苗和重组蛋白疫苗。其中,灭活疫苗和重组蛋白疫苗注射后反应较轻微,多数患者仅有轻微的局部反应,如注射部位触之发硬、轻微的红肿等;而腺病毒载体疫苗由于使用了复制缺陷型腺病毒作为载体,因此注射后反应相对较为严重一些,出现发烧、乏力、恶心等症状的几率要高一些。这些反应都是暂时的,1~3天内可自行消失。
值得注意的是,无论接种的疫苗是什么类型,凡是接种了疫苗的受种者均可能在注射位置出现针孔大小的创口,在24小时内出现瘙痒,继而形成硬结,这些都是疫苗接种后的正常现象,不必过分紧张。 若是出现了轻度的不良反应也不必慌张,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处理或者观察等待其自行消退。但若是出现了严重的过敏反应或者高热不退的情况,需要立即就医。
特别提醒的是,正在处于发热、感染等疾病急性期、患免疫缺陷或免疫功能受损的人群,以及患有恶性肿瘤的人群,建议暂缓接种疫苗,待身体状况稳定后再进行接种。 对于所有疫苗来说,不良反应都是可遇不可求的,大多数情况下,只要按照流程接种疫苗,发生概率都很低。 所以,当接种完疫苗后,若是不幸发生了不良反应,无需过于担心,通过适当的处理,大多都能够缓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