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牧每年要打疫苗吗?
需要,并且每年都要定期注射疫苗 首先我们要知道动物的疫苗到底分为哪些,从功能上来分,动物疫苗可以分为预防用疫苗(又称弱毒疫苗)和紧急解毒疫苗两种; 从制剂可分为活性疫苗与灭活疫苗; 从接种对象来分,又可以分为传染病疫苗、寄生虫病疫苗等。 而我们平时带狗狗打的都是属于预防用的疫苗,又称为弱毒疫苗。
目前,我国宠物使用最多的疫苗有犬二联苗(预防犬瘟热和细小病毒病)、犬四联苗(预防犬瘟热、细小病毒病、传染性肝炎、副流感病情)、犬六联苗(在犬四联苗的基础上增加了冠状病毒病的预防)和不犬四联苗(可以预防犬瘟热病毒、犬细小病毒病、传染性肝炎病毒)等等。这些疫苗都是每年都需要注射的。
当然,还有一些非免疫性的疫苗,这类疫苗的注射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比如注射抗细小病毒的血清蛋白,用于尚未感染细小病毒但有可能感染的犬只;而狂犬疫苗则是被狂犬病毒感染的动物为狂犬病疫苗的接种对象,由于狂犬病是致死性疾病,所以狂犬病疫苗必须每年接种。
狗疫苗的保护期是个体差异很大的问题,有种种因素影响。其中个体差异、疫苗质量、注射方法、是否生病、是否吃药等等都是影响因素。
首先看疫苗质量。目前我们国家使用的疫苗绝大多数都是灭活疫苗。因为生物制剂本身不经过灭活处理是活病毒或活细菌,存在致病风险,没有哪个国家敢对自己本国的宠物健康开玩笑冒险使用,而且这个在生产上也是极不现实的。
世界上的几个主流生物制品厂家都有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他们家产的疫苗进入任何国家都需要满足该国的生物制品质量要求,这个要求都是很严格的,我们有理由相信他们的疫苗质量不会有问题。但是不排除,某些不法分子利用低质量的疫苗甚至假疫苗欺骗宠物主人和宠物医生,导致宠物免疫失败。所以在注射疫苗的时候请认准正规宠物医院以保证疫苗质量。
其次是免疫血清干扰。幼犬一般需要连续注射3次甚至更多的免疫程序,原因就在于母源抗体的干扰。母源抗体是指幼犬通过母乳获得的免该疫力,母源抗体可以保护幼犬免受该种病原的侵袭。然而这也给初生幼犬的免疫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只有当母源抗体下降到一定的水平而且犬本身产生了对抗该病原体的足够量抗体的时候,犬才能真正的对该病原体免疫。母源抗体水平有差异,犬自身产生抗体的能力也有差异,因此免疫的次数也就有所不同。因此,针对个体差异,可以考虑接种更多次的疫苗。
另外,注射不当会导致免疫失败。有些宠物医生在注射时,针头抽完药水之后没有排净气泡就注射,这种情况下药液没有注完将导致宠物免疫失败。或者药水抽进混有气泡的皮下,也有可能导致免疫失败。或者皮下注射的针头太短,则药水被皮下毛细血管和淋巴管吸收较少,也是同样道理。此外,如果犬生病期间或者服药期间注射疫苗,则有可能免疫失败。因此,注射疫苗的时候最好注射足量的免疫原性强的疫苗,注意保护犬以减少应激反应,这样可以大大提高免疫接种的成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