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苗接种后还会得病吗?
疫苗,分为预防性疫苗和应急性疫苗 预防性的疫苗,比如我们常规接种的乙肝疫苗、百白破疫苗,这些疫苗是通过刺激机体产生抗体,从而起到对抗相应致病原的作用。而乙肝病毒的抗体滴度会持续十几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接种百白破疫苗的个体,体内抗体水平要明显高于未接种该疫苗的人群。所以按时接种这些疫苗,可以获得相应的长期免疫力,一般来说不会得相应的疾病。
不过,疫苗并不是百分之百有效,也有出现免疫失败的情况,这主要是因为病毒变异和受种者个体差异引起的。如果接种疫苗后发生感染,表现为疫苗失败的个案,通常是比较轻微的感染,人体会有针对病毒的特异性记忆细胞,这些细胞会受到疫苗所激发的抗体的刺激而产生更大的增殖反应,进而消灭进入体内的病毒,最终实现清除病毒、阻断传染的目的。 所以,接种疫苗后再感染,一般不会发展成严重的疾病。但应该指出的是,无论是否接种疫苗后感染,只要是感染了同样的病毒,患者发病后绝大多数都是重症。
目前,全球范围内新冠疫苗的开发十分迅速,很多疫苗研发已经取得了重要进展,但还没有一款疫苗能够真正上市流通。我国也在加速新冠病毒疫苗的研发,目前已有多个疫苗临床试验在有条不紊的进行当中。
对于应急性的疫苗,其作用机制与预防性疫苗不同。它是在紧急情况下用于未感染者对特定病原体暂时性免疫保护的一种手段。需要强调的是,应急疫苗接种不能代替常规的预防接种,只有在紧急情况下才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