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咪耳朵肿包怎么回事?
猫的耳朵是个复杂而有微妙结构的器官,由内外耳道、鼓膜及听觉相关神经组成的一个听觉信号传递系统。 其中外耳道又分外部和内部结构(包括耳鼓),当耳部感染时很容易出现红肿,疼痛等症状;而当耳部受到刺激或外伤使鼓膜受损时又会引发听力下降甚至失聪。那么如何发现这些疾病迹象呢? 首先你需要仔细观察它的耳朵是否有异常分泌物存在(黄色/白色痂皮样物质)如果有的话,并且很多而且结块,那就是耳朵有炎症了!应及时清理干净并用抗生素溶液滴耳治疗。
其次再看看耳廓是否弯曲扭曲严重或者整个耳朵看上去明显异常。 最后轻轻提起下颌,查看外耳道里是否有异物、耵聍等堵塞。如有则及时清除。但要注意手法一定要轻,以免弄伤鼓膜引起不必要的听力损失。 在注意日常养护的同时,还应定期(每年一次)给猫猫进行全面的保健体检,以确保能够早发现早治疗。特别是对于年老体弱或有慢性疾病的宠物来说更是应该做好预防工作。
耳朵有肿块也分为内外耳肿块。比如我们经常看到的富贵病——耳廓软骨瘤。耳廓软骨瘤是良性的肿瘤,多发于中老年猫,多数长在耳廓的根部,肿瘤大小与发生时间长短有关,一般来讲,生长速度不快,对猫咪影响不大,但是手术仍建议完整切除,避免后续的麻烦。如果肿瘤生长比较大,影响了猫咪的耳廓或者在后续的生长中影响了附近组织器官,则可考虑进行手术治疗。如果生长部位靠近耳朵根部较深,则切除后可能影响耳朵的正常竖起,考虑比较美观,部分宠主可能不愿意选择切除。
如果内耳出现了肿块,往往可能是发生了内耳炎导致,猫咪的耳朵分为内、中、外耳,外耳包括耳廓以及外耳道,中耳、内耳被大量的软骨包围,而宠物犬猫的外耳道是L型的。外耳道的深处与中耳以非常薄的骨板(鼓室盖)分隔,当外耳道感染发生的时候,病原微生物可能通过骨板的细小裂隙侵犯中耳、内耳,导致内耳的炎症,内耳除了有骨导传导声音、还具有维持平衡的功能,所以当耳内感染影响到内耳的时候,猫咪可能出现站立的姿势不稳、头歪斜等神经症状。此时,需要对病原微生物进行分析,选择敏感的抗菌药进行治疗。
耳道内肿块可能为耳道周围的腺体囊肿、耵聍增生、恶性肿瘤等。如果是腺体囊肿,通常是由于耳道内皮脂腺、汗腺等腺体导管堵塞后,腺体分泌物不能排出体外,蓄积在腺体内形成。此类情况通常考虑手术治疗。如果猫耳朵肿块流脓,则很大可能是因为病原微生物感染导致的化脓性炎症,需要进行抗菌消炎治疗。如果猫耳朵肿块内有大量虫体,则需要使用体内驱虫药进行驱虫。耳内肿块性质有很多,治疗方案也会有所不同,所以,如果发现了猫耳朵有肿块,我们建议尽快带着猫咪前往宠物医院进行诊断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