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冬眠的宠物蛇有哪些?
不冬眠主要是针对冷血动物(无温感)而言,其实很多冷血动物都是要冬眠的,只是它们在冬季来临前找到了合适的“避难所”,得以避过冬眠,这些“避难所”包括洞穴、枯木、岩石缝隙等等,当然还有它们自己的腹部。 既然大部分冷血动物都需要冬眠,为什么还会有不冬眠的冷血动物呢?
事实上,虽然大多数冷血动物是变温动物,但它们的体温是可以变化的,只不过很难像恒温动物那样明显改变,当温度降到一定程度(对不同动物要求不一样),即使再刺激,动物的体温也不会再有显著上升了,此时如果外界环境温度继续下降,动物就会进入冬眠状态。 所以,从以上原理来看,如果温度够高,只要没有达到让动物进入冬眠的温度下限,那么无论外界环境怎么变化,动物都不会处于冬眠状态。
因此就产生了题主的问题,实际上,大部分冷血动物都是在一定温度范围内“被动”选择是否冬眠,而温度正是他们可以主动调节身体指标来改变的物理量之一。
那么,哪些热蜥蜴属于不冬眠的呢? 根据我目前的了解,国内的热蜥蜴主要有两种:鬣蜥和蟒蜥。 先说鬣蜥。这个分类下的物种有很多,在我国主要是指鬃狮蜥(Pogona vitticeps)。这种蜥蜴原产于澳洲,因为身上带有鬃毛,且头部类似狮子而得名;由于对低温敏感,需要冬眠,所以属于典型的冷血动物。不过,由于它们喜欢高温干燥的环境,因此在自然条件下,它们一般会在夏季大量取食然后储存能量度过寒冬,而在热带地区没有明显冬季的地方则可以全年繁殖,这样一来,它们也就不用冬眠了。 再说蟒蜥。这个分类下的物种只有一条,即双孔蜥(Tantilla biaculeata),属小型爬行动物,原产于北美洲,因头部似蛇,身体两侧各有一排肋骨突起,很像鱼的背鳍,故又称“异尖蜥”或“侧扁蜥”。与冷血的鬣蜥相比,它虽然是同一分类下物种,但却可以主动调节体温,因而避免了冬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