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给狗狗驱虫才最科学?
首先需要了解的是,体内寄生虫有吸虫、蛔目异尖科、蛔目的钩虫科和绦虫科等;体外寄生虫主要有疥螨、蠕形螨、耳痒螨及蜱虫等。而常见的体内寄生虫病如蛔目引起的蛔肠炎和异尖科的胃肠炎(幼犬多发),都是由于寄生虫的侵扰导致肠道吸收功能障碍,出现营养不良和机体抗应激能力下降,同时由于消化道蠕动功能亢进,出现腹泻,如果肠道感染严重时甚至可导致寄生虫毒素造成死亡。 对体内外寄生虫的及时有效驱虫是预防传染病的关键措施之一。 目前,用于预防体内外寄生虫感染的药物种类较多,但就体内寄生虫而言,常用抗寄生虫药阿苯达唑及甲苯咪唑对线虫类寄生虫感染有较好的疗效;另外,磺胺类药物也具有较好的杀灭线虫类寄生虫效果。 阿苯达唑为合成广谱驱虫剂,对线虫类寄生虫尤其是胃肠道寄生虫的杀灭作用较强,对寄生虫感染所致的胃肠道不适,如恶心、呕吐、腹泻等也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阿苯达唑安全性较高,成人及2岁龄以上儿童服用均较安全,但对6个月以下婴儿应禁用该药。 有研究报道,使用阿苯达唑治疗猫泛白细胞减少症时,发现治疗后7天内各剂量组动物的白细胞数量均有所降低;但在14天内各剂量组动物的细胞数都有显著增加,并且恢复至用药前水平。因此建议,在使用阿苯达唑治疗期间及治愈后,应注意观察白细胞的数量变化情况,一旦出现可疑症状应及时就医检查。 甲苯咪唑主要抑制寄生虫对营养物质的吸收,使虫体营养缺乏、代谢紊乱,最终导致幼虫脱壳,不能发育成较大的成虫。该药还能刺激中枢神经系统,从而起到一定的镇静作用。
甲苯咪唑对肠道寄生虫的杀灭作用较为明显,对蛔目的寄生虫感染尤为适宜。对于绦虫、蛔目的寄生虫感染也可以有效控制。该药在防治犬、猫寄生虫感染中应用范围较广。 但需要注意的是,虽然目前尚未发现甲苯咪唑对人致癌的报道,我国亦未将其列为禁用药或限制用药,但在人体实验阶段却观察到该药可引起甲状腺增生,所以孕妇禁用该药。 值得注意的是,不论是阿苯达唑还是甲苯咪唑都只能抑制寄生虫的生长,并不能彻底杀死体内的寄生虫,因此使用时必须按照规定的计量服用,且不得自行盲目加量、延长服药时间或频繁用药,否则可能导致体内寄生虫产生耐药性,影响药效发挥甚至加重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