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狗狗的眼睛是灰色的?
这个问题其实挺复杂的,要详细解释的话可以单独写一篇论文了,但大体上说主要是受遗传和色素的影响。 色素方面,一般认为眼睛的颜色与瞳孔周围虹膜中血管的颜色有关,也就是说取决于虹膜中的色素。比如人的虹膜中几乎没有黑色素(所以颜色很浅),而狗的虹膜中有大量的黑色素。
不过也有例外:狼的虹膜几乎完全是黑色的,但这并非是因为有“大量”的黑色素,而是因为它们缺乏合成黑色素的酶,不能形成黑色素;而猫的虹膜则是深褐色或近于黑色,这是因为它们的瞳孔中央有一块圆形的“白色区域”,该区域由不含有色素的虹膜组成,因此阳光只能照射到中间的圆环,而不能扩散到整个瞳孔,从而使光线无法进入眼睛,而眼球后部的感光细胞能够感受到外界光的强度变化,将信息传至大脑,使瞳孔收缩,调节进入眼睛的光量——这就是猫在黑暗的环境中也会睁开眼睛的主要原因之一。
除了黑、褐两种主要颜色外,还有一些其他颜色的犬类,如松狮犬拥有浓密的灰色毛发覆盖,而其虹膜也是淡蓝色的,而阿拉斯加雪橇犬的虹膜颜色则接近于透明,非常好看! 说到这应该能理解了,狗狗的眼睛之所以会呈现各种不同的颜色主要是因为它们虹膜中黑色素含量的差异导致的。那么为何会有不同呢?这就涉及到遗传问题了。
首先,我们得知道影响色素合成的基因有两个:一个是控制合成酪氨酸酶的基因,另一个是控制黑色素的合成路径的基因(即调控酪氨酸→多巴→黑色素还是羟基吲哚→吲哚醌的过程的基因簇)——其中酪氨酸酶是关键,只有有了这个酶才能开始色素合成的过程并生成黑色素或其他色素。这两个基因在哺乳动物中都位于常染色体上,并且都受多对等位基因的控制。 由于狗狗的眼珠颜色是由虹膜决定的,而虹膜又是由一层薄薄的色素层覆盖于一层透明的膜之上形成的,因此其变色原理和树叶差不多:只要控制黑色素的合成路径这一途径发生了改变,就决定了其最终的变色结果。具体来说就是控制酪氨酸→多巴→黑色素这条通路的B和E两个位点上发生了突变,由此形成了三种主要的棕色和两种主要的深色突变体类型[1-3]。 而棕色犬种的出现则要早得多,目前发现的最早的棕色猎犬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期,当时人们就已经用棕色的猎犬来捕捉野兔了……这种犬种的来源目前还没有完全弄清楚,推测可能是在欧洲猎犬和其他犬种杂交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至于其他的毛色,一般来说都是由显性基因控制的,比如黑、蓝、黄、茶等颜色都是由位于常染色体的B和E位点上的突变基因引起的[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