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狗得细小是什么引起?
犬细小病毒是犬类的一种传染性疾病,又称犬病毒性肠炎或传染性胃肠炎,由犬细小病毒感染引起。 犬细小病毒的自然宿主主要是犬,偶尔也可感染猫、狼等动物;但尚未发现人兽共患的细小病毒病。 幼龄犬只多发,且死亡率高。在临床上以急性出血性肠炎和非化脓性心肌炎为特征,其临床表现为呕吐、腹泻和食欲废绝等症状,由于严重脱水可导致死亡。 该病的主要传染源是患有本病的狗或者带毒犬(隐性感染犬),其次是被这些病原体污染的粪便、尿液、呕吐物、食物以及器具等。 通过粪便、呕吐物和唾液进行消化道传染,也可以通过直接接触患病动物的血液而发生感染。 因此,一般当同窝幼犬中有1只出现临床症状时,其余幼犬均会感染发病。 另外,被污染的食物和饮水也是重要的传播途径之一;而幼犬由于自身免疫力低下,又喜欢相互舔舐,容易通过接触而传播疾病。 本病无季节性,冬春季节多发,多发生于刚满月的幼犬,成年犬也可以感染发病。 主要危害3月龄以内的幼犬。 症状如下:
一、肠炎型临床表现: 潜伏期7~10天。首先发热,体温40℃以上,精神沉郁,不食,呕吐,呕吐物初期呈黄色白沫状,后期为胃液及粘液。腹泻黏液样或蛋花汤样,带有腥臭异味,粪便中夹有血丝。严重脱水,眼球下陷,皮肤皱缩,结膜苍白,四肢无力,站立不稳。病程3~7天,个别病例恢复较慢,可达数周。
二、心肌炎型主要表现为急性心力衰竭,多数无明显症状突然死亡。 诊断要点:
①粪便检测有细小病毒存在; ②血清中的特异性抗体阳性。
治疗原则:
①禁食禁水,防止继续排毒造成扩散与继发感染; ②补液,纠正电解质紊乱与酸碱平衡失调; ③应用抗菌素控制肠道炎症反应和辅助机体抗感染; ④增强免疫功能; ⑤对症支持疗法。
预防要点:
①加强犬群的饲养管理,改善饲养条件,减少应激因素的刺激保持犬舍卫生,定时消毒,定期驱虫可有效地降低犬细小病毒的感染机率。
②及时隔离病犬,对被犬排泄物污染的场地、物品、用具用含氯化合物消毒。 ③疫苗注射是预防传染病最有效的方法,可在幼犬6到8周龄时开始注射犬细小病毒病灭活疫苗,注射2次,间隔一周,半年后加强免疫一次。